找到相关内容196篇,用时7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菩萨功德成就

    分别解诸有;内不见我,外不见定实法。得是已,观一切法相皆是虚诳,有诸过罪,若灭诸相,更不作愿生三界。此是得道,非但口说,是故言深。亦复,若著是,则有过失,是不名深。若从破邪见故出,是为深...不实。若缘外双生三昧者,是亦不然,所以者何?若色等法宝是,则不能生三昧,若生三昧则非是。此中说,离是二边说中道,所谓诸法因缘和合生,是和合法,无有一定法故。何以故?因缘生法无自性,无自性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4866100.html
  • 印度佛教理论的基本构成

    、无为、毕竟、无始、散、性、自、诸法、不可得空、无法、有法、无法有发。大乘经中还有三(所空空、、空空亦)、七、十三、十六空等多种说法。  二、佛教哲学的方法论:...印度佛教理论的基本构成  印度佛教理论基本由佛教的哲学本体论、佛教哲学方法论、佛教宇宙观、佛教人生观、佛教宗教观、佛教政治观、佛教伦理观和佛教美学观等几部分构成。  一、佛教哲学的本体论:“缘起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0867007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究2

    《辨中边论》探究2--十六无性自性  甲二、  什么是所显的实相就是,和性的意思是一样的。是否可以把叫作有?也可以。从的角度来显,就叫;从有的角度来显,就叫有。因为它是有的实相、的实相。不过,从性的特征来看,叫相比有更为贴切。、有,其实指的都是圆成实相,也就是真如,是诸法实相。   总标  如是已显虚妄分别,今次当说所知性。颂曰:  诸相及异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0356498.html
  • 唯识学入门 - 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(1)

    整个宇宙人生千变万化的现象而不在于法性,这二者是不冲突的。譬如我们认识一个人要理解到很深度的部分,或只要理解他表面的表相如何,这二者其实不冲突,只是深浅的问题。   “不碍有”,所谓的是讲性。所谓的有,是讲有的有。性有,这二者其实是不冲突,不矛盾的,只是一个在谈性,个(特)性的问题,最深层的性是性。唯有透过性才可透彻一切。有情众生是性的,无情器世间一样是性的,山河大地...

    宽谦法师

    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06102182911.html
  • 宽谦法师:唯识学入门——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

    ldquo; 不碍有”,所谓的是讲性。所谓的有,是讲有的有。性有,这二者其实是不冲突,不矛盾的,只是一个在谈性,个(特)性的问题,最深层的性是性。唯有透过性才可透彻一切。有情众生是性的,无情器世间一样是性的,山河大地也是性,所以透过性可以透彻一切。   因为性,而转换出千变万化的现象,这些现象()怎么来的?它就是透过性,缘生缘灭而出现的,缘生缘灭,...

    宽谦法师

    五明研究|宽谦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091551.html
  • 破除邪说论(三)

    法皆无实有性,都为本体不恒存的自性,万法之自性当下即是性。对此,《大智度论》引用佛语已将这一观点表达得异常清楚:“舍利弗,色、色相,受、想、行、识、识相;檀波罗蜜、檀波罗蜜,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。内、内,乃至无法有法、无法有法。四念处、四念处相,乃至十八不共法、十八不共法相。如法性、实际不可思议性,不可思议性相。三昧门、三昧门相,陀罗尼门、陀罗尼门相。一切智、...

    索达吉 堪布

    |索达吉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1821591355.html
  • 天台宗观心法要

    律宗:南山三观   唐初终南山道宣开创四分律宗中所立的三种观法︰(1)性观,(2)观,(3)唯识观。这三种观法,是基于南山宗把释迦如来一代的教法区分作化制二教,其中化教又分作性教、教、唯识圆教三种,这三种化教的观法,即分为性观、观、唯识观,后人称此为南山三观。  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,法法皆能修行成道,若论要旨唯一心为宗,众经论处处说修行必是依心而建立。《楞伽经》云:“佛语心为宗,...

    冯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0641436.html
  • 楚山禅师无相说发微

    相与性  是佛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,谓指世间的一切有形有状的现象,无相则是针对本身而言,是“与有相相对。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。”②正因为有的世间现象不是真实的存在,是变化不已、流动不居的虚幻色法,所以无相即对于有的否定就是性之义,是指“事物之虚幻不实,或指理体之空寂明净。谓世界一切现象皆是因缘所生,刹那生灭,没有质的规定性和独立实体,假而不实,故谓‘’。”③从否定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55258889.html
  • 行深般若的第一步

    说明菩萨所通达的苦谛的无常、苦、、无我四。一、无常。菩萨观察世间的一切确实是刹那变幻无常的,然而这刹那的生灭不是孤立的而是关联一切、包罗一切,如虚空之无边。二、苦相。菩萨观察世间一切确实的苦痛逼迫,然而应当体会苦乐的平等性,才能忍爱世间苦来作饶益众生的事业。三、。菩萨观察世间一切确实是由众缘集合而成,无其实体,然而一一众缘又还是众缘所生,穷源到底,毕竟无其实体。于是远离一切人见、法见的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3269467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论》之般若波罗蜜(三)

    生十八种,是名异。   一者,十八是空无所有,般若波罗蜜亦空无所有;十八是舍离相,般若波罗蜜一切法中亦舍离相;是十八不著相,般若波罗蜜亦不著相。以是故,学般若波罗蜜,则是学十八,不异故...   声闻、辟支佛断吾我,舍爱着,直趣涅槃。   是菩萨善学自,色法中乃至微尘,不留遗余微细之分;无色法中,乃至不留一念;直入毕竟空中,乃至不见是法可以为证。   佛虽答,须菩提未达佛意,更...

    厚观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889891.html